徐工集团继与卡特彼勒公司、利勃海尔公司、蒂森克虏伯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成功合作以后,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公司再次携手,2004年12月注册成立了第二家合资公司——力士(徐州)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徐工集团的国际合作工作以及与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的深入合作迈出了新的一步。
2004年,徐工集团克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调整,苦练内功,调整内部产品结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加大市场策划和营销力度,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成绩,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70亿元,同比增长13%,产品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0.4%,出口创汇超过5000万美元,增长60%,实现利润大幅增加,。
12月22日,由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持的徐工集团“提高压路机及路面修整等施工机械产品水平技改项目”、“举高类消防车和高空作业车技改项目”竣工验收会议在徐工集团总部举行。
在刚刚过去的2004年,徐工集团克服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下滑的不利影响,加快调整,苦练内功,生产经营取得较好成绩。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70亿元,同比增长13%,产品销售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大幅增加,继续保持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地位。
200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于日前揭晓,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ZL50GH高原型特种装载机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徐工于2001年研制成功第一台高原型特种装载机,2002年样机通过专家鉴定。
徐工集团名列世界机械500强第324位、中国机械500强第12位 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出炉,“徐工”品牌排名第62位,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列第一位 “徐工”荣膺中国驰名商标 “徐工”品牌价值77.58亿元名列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 徐工科技--国际大腕云集 徐工集团:改制暗藏玄机 凯雷投资集团可能会。
作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人物,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的确称得上日理万机。及至如约赴会,王民依然连连称“忙”。 王民说,现在集团的每个人、每个企业、每粒细胞都奔忙在各自的轨道上,这丝毫也不夸张。我们为两样东西在忙,一为市场和改革,二为明年及未来规划。 “忙”与“不忙”,是企业盛衰晴雨表。
针对有关媒体报道,徐工科技今日澄清称,改制主体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并非徐工集团。徐工机械直接持有公司35.53%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持有徐工机械51.32%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目前,在徐州市政府的领导和主持下,改制工作仍在有序进行中。
凯雷收购徐工集团,这桩国内首个由国外私人投资公司进行的杠杆收购交易,目前当事双方首次作出回应,均表示拒绝确认此次收购。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向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董事总经理祖文萃求证 时,他拒绝确认收购徐工集团一事已有结果,“现在就谈成功还太早”。
出让控股权式的改制,是会把徐工集团带进国际一流企业,还是重蹈南孚电池的悲剧? □记者 袭祥德 苏北重镇徐州,正享受着暖冬的温暖,而对当地最大企业的徐工集团和它的2万职工来说,这个冬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11月25日,《华尔街日报》传出消息,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已从这家中国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控股权竞购中胜出,将用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