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让徐州人骄傲的企业——————徐工集团。从1989年徐工集团成立至今,在23年时间里,徐工的销售规模从开始的3.3亿元,实现了1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800亿元的数级连跳,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实现300倍的裂变扩张。
2012年6月25日,徐工中大吨位起重机制造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历时一年半的时间、倾注了无数智慧与心血,徐工人将无论工艺水平、制造能力,还是智能化管理、数字化监控能力,乃至规模、产量都堪称全球行业之最的世界顶级起重机产业基地,稳稳地建立在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彭城大地上,为制造质量卓著。
6月25日,对于徐工来说是个标志性的节日,这一天全球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最先进、精益制造能力最强的徐工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四大基地同时在徐州竣工投产,标志着徐工“十二五”一次至关重要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也进一步巩固夯实徐州“中国工程机械之都&rdquo。
2012年6月25日,徐工集团起重机制造基地全面竣工,十几家中央及省市媒体与来自全球的徐工客户共同见证了这一充满自豪的时刻,在此次竣工仪式当中还相继展出了多种徐工近期高科技新品。
27日,徐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徐州人民舞台开幕,徐州代市长朱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后五年将大力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其中加强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建设,每年选择5——8家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帮扶对象,力争2016年徐州本土上市企业达到30家以上。
2012年6月19日,徐工基础EBZ135、EBZ160、EBZ200、EBZ260悬臂式掘进机新产品鉴定会在基础公司302会议室隆重举行。 徐州市科技局高存宝副局长、代英军处长,开发区科技局庞振兴处长、徐工集团副总经理李锁云、科技质量部长闫丽娟等出席鉴定会。
上世纪80年代末,徐工研制出行业内第一台混凝土泵车、第一台搅拌运输车、第一个搅拌站,在经历深厚的产业积累和技术积淀,如今这个中国混凝土的“开山鼻祖”,正联手德国战车“施维英”蓄势崛起,世界混凝土版图也将因此改变,今天记着连线的特约观察员是吉林大学教授周振平。
面对“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的奋斗目标,徐工集团布局起重机、混凝土、装载机三大主导业务板块,建设全地面起重机制造基地、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混凝土建筑机械产业化基地和混凝土搅拌机械基地。
炎炎烈日下,伴随着同步封层车隆隆的运转声,一条平坦、宽阔、完美的黑色沥青石子下封层正缓缓地铺展开来。尽管此段道路施工困难重重,弯道和桥梁比较多,施工时车速变化大,但徐工筑路XTF120同步封层车的高效和稳定,保证了下封层的每一次施工作业,其方便的操作,智能的施工和高速的效率赢得了施工单位的好评。
走进江苏盐城大丰港,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徐工设备。提升、装载、降落,这一系列动作,徐工装载机一气呵成。 大丰港是徐工名副其实的“铁杆”用户,拥有三四十台徐工装载机。去年年底,两台徐工新款装载机入驻大丰港,成为服务大丰港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