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临港工业园区一路向西,驱车至濒临东海的两港大道318号,一排气势恢宏、大气漂亮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这就是三一上海临港产业园所在地。 已建成的三一临港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1500亩,挖掘机年产能40000台,尤其是其生产线,无论是设备水平。
“外界现在还认为三一和中联比拼规模、座次,根本不是这么回事。”6月19日,三一重工副总经理兼品牌总监祝文魁向记者表示。 过去,工程机械行业曾让相关企业受益十余年,如今步入下行轨道后也让部分企业承受行业之痛,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开始反思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6月18日消息,近日,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位于上海临港的挖掘机基地建设落成,主要生产中型挖掘机,年产能4万台。新浪财经获悉,目前三一对该基地的投资早已超过40亿元,该基地的产值有望达到300亿。
从上海临港工业园区一路向西,至濒临东海的两港大道318号,一排大气的现代化厂房映入眼帘,这就是三一重机上海临港产业园所在地。 6月18日,来自国际质量科学院、中国质量协会。
5月6-7日,缅甸城市建设发展高峰论坛在仰光Traders Hotel举办。该论坛由新加坡Sphere Conference联合缅甸工商联合会(UMFCCI)和建设部共同主办,旨在交流国际间城市建设经验、发展缅甸城市化建设及分享未来城市规划蓝图,同时为投资缅甸中外企业提供交流平台。
6月5日下午,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由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与重阳金融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13金融投资论坛”上,做了题为《国际并购与企业走出去》的主题演讲,向文波讲述了三一重工收购曾经的世界混凝土机械“老大”德国普茨迈斯特的内幕。
6月4日至5日,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第四轮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除了在推动贸易、投资、市场竞争、创新等方面达成共识外,还特别聚焦了双边基础设施投资和中美自贸区建设等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和美国全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及中美两国企业领袖、政府前高官及知名学者代表参加了对话。
在美丽的川南会东县,提起朱仲顺的名字,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这个因小儿麻痹症在9岁前都未曾站立起来的男人,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重重苦难,不但依靠双拐实现了直立行走,还成就了非凡的事业,成为了四川省会东县混凝土行业的领跑者。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陈晓光,满怀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希冀,写下了这首歌。三十年后,在工程机械设备协助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展迅猛。
“2011年底,我母亲开始找人在老家建设新房,直到2012年中,房子还没有建完。”在V8成套设备发布会现场,三一泵送事业部董事长梁林河分享了母亲的建房故事。 农村建房周期长,主要是因为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建房多采取人工或半机械化施工方式,加之有些地方仍采用原始的砖木结构,房子安全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