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2008 年 6 月宣布成立联盟的后续步骤,卡特彼勒公司 (NYSE: CAT) 和纳威司达 (NYSE: NAV) 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以生产用于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卡特彼勒重型工程卡车,并建立一个双方各持一半股份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在北美以外地区拓展全球商用卡车业务。
继一年之前位于上海的再制造中心开业以来,2009年上半年,卡特彼勒借助与两家本土代理商的合作,分别在顺德、成都建立了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作为可持续战略的一部分,这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及动力系统的制造商,正试图将再制造体系移植入中国。
当卡特彼勒和纳威司达在核心业务上不再竞争时,双方都将带来自己的强项,并朝着同一目标努力——即开拓全球的发动机、卡车和设备客户群。
卡特彼勒(Caterpillar)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欧文斯(James W. Owens)周三表示,最近几个月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挖掘机销量已经恢复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显著扭转了冬季销量锐减的颓势。
路透东京4月27日电---日本建筑机械生产商小松制作所和日立建机(Hitachi Construction)最近一季报亏,并预警称本会计年度获利将大致减半,因全球需求大降. 经济下滑严重打击建筑和采矿设备行业,因房市和基础设施项目停滞,采矿企业取消发展计划,导致挖掘机、轮式装载机和大型卡车的库存累积. 小松。
卡特彼勒在欧美的失意,必然会刺激其壮大亚洲的规模和市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也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因而,中国企业与卡特的博弈,必会集中于此地。 想要在亚洲维持“长跑冠军”的地位,国内公司要熟知摸透卡特彼勒的战术。 第一个战术便是通过合资逼退对手,占领高端市场。
全球重型机械制造巨头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欧文斯昨日表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比美国的方案更加高效有力。 欧文斯表示,他对于美国政府今年只出资7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感到失望,这一数字仅仅相当于去年建设支出的6.5%,并且远远低于中国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
卡特彼勒公司——全球主流重型柴油发动机生产商,因声明将退出高速公路卡车发动机市场而名噪一时。 纳威司达集团——地地道道的美洲公司,其产品在北美市场占有绝对优势,近些年才凭旗下卡车品牌“万国”让中国市场认知。
卜蜂(00043)宣布,向共同控制企业 ECI Metro 提供最高2900万美元之现金贷款,年利率为相等於人行公布之人民币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乘以1.15,贷款协议年期为一年。
卡特彼勒在欧美的失意,必然会刺激其壮大亚洲的规模和市场。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主要销售市场也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因而,中国企业与卡特的博弈,必会集中于此地。 想要在亚洲维持“长跑冠军”的地位,国内公司要熟知摸透卡特彼勒的战术。